最近通过写《编程,是一种更有效的刻意练习工具》,还有《少儿编程的需求价值分析》这两篇文章,也思考了很多少儿编程整个教学链条,从主张到理念再到落地,有了初步的闭环。也记录下来。

主张:让更多的孩子从编程中受益。通过因材施教,不同的孩子通过少儿编程学习受益。

理念:少儿编程不仅仅是学技能,更能提高孩子的九大能力和综合素养。

教学方法:PBL项目式编程、思维导图、流程图、引导式教学、翻转课堂等等

我们一直在倡导理念是不仅仅学编程技能,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少儿编程提升孩子的九大能力:观察力、专注力、想象力、创造力、逻辑思维能力、解决问题能力、学科能力、表达能力和复盘能力。

那么我们倡导的提升九大能力不仅仅是口号,而且要如何落实在我们的教学和教务中?

反过来说,我们在课程中不是采用编程积木和代码语法的简单灌输和实践,而是采用项目式教学(一节课一个项目),分析项目、拆解问题、解决问题而完成一堂课。一趟课程中又设计很多教学环节、教学方法,还有教务,那么在课堂中培养孩子的九大能力的点到底体现在哪儿?

教学理念和教学课堂中间就缺少这么一环去承接,或者说理念如何落实的问题,课程如何支撑理念的问题。

解决这一个问题的就是刻意练习。

刻意练习在于有效的提升某一技能的方法。这个方法可以是学会弹钢琴,也可以是提升专注力,也可以是培养某种性格。

这种刻意练习是在“一万个小时”理论之上,更有效的方法。

那么刻意练习是如何贯穿少儿编程教学的呢?

《刻意练习》这本书中讲到刻意练习分为四个阶段:

  1. 产生兴趣
  2. 变的认真
  3. 全力以赴
  4. 开始创新

那么学习编程的孩子,从一开始接触到后期的比赛、输出也是经历了这四个阶段。

  1. 产生兴趣。刚接触少儿编程,对编程有新鲜感,关注在添加角色,添加炫酷的动画效果等等上。
  2. 变的认真。随着学习的深入,孩子会不仅仅在简单的实现效果上了,而是用新学的编程知识来丰富作品,为了一个效果的实现而持续研究,更“正儿八经”的开始学编程知识了。
  3. 全力以赴。这个时候的孩子应该会达到“心流”状态,经常为做出效果或调试bug而全力以赴,这种状态有兴趣吸引,并且掌握了一定的知识量和持续挑战(高逆商)之后产生的。
  4. 开始创新。在持续积累之后,对编程模块和代码都能掌控之后,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去做东西,当然少儿编程是全程创新的工具,不仅仅局限在全部掌握之后,这也是青少年阶段及时反馈的一个持续学习动力。

四个阶段是孩子学习少儿编程大的路径,也就是一次大的刻意练习。

在每节课中也存在小的刻意练习,每一次刻意练习有以下四个步骤:

  1. 要有明确的目标,最好可以衡量。
  2. 专注。
  3. 努力的挑战走出舒适区,每一次练习都跟上一次练习有点不一样,然后每次练习都有反馈。
  4. 发现有问题及时改正。

例如我们在每节课中都用到PBL项目式编程,在每节课中都会有分析项目和分解问题、画思维导图的环节。

每节课堂,老师引导着孩子通过观察成果包,孩子自己观察和分析角色的组成,每个角色的动画效果和游戏机制,然后学生自己画思维导图,老师指导修改,然后根据思维导图去一步一步完成作品。每堂课就是一次刻意练习,完成上面提到的四步。

  1. 目标明确:分析项目的目标很明确,就是要画出思维导图,用于后期创作基础。
  2. 专注:孩子对成果包感兴趣,并且吸引深入研究,主动的专注去分析,加上老师的鼓励,更加认真。
  3. 迈出舒适区,每次都有反馈。这个是分析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,每次新的知识对于孩子来说都是迈出舒适区,从认识思维导图、到学会、到熟练掌握都是在进步。每次反馈也就是老师对作品有指导,这也是小班教学优势,老师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完成情况。
  4. 发现有问题及时改正:每一堂课,每一次练习都是在复盘以往的经验,这个刻意通过课堂笔记来记录并看到进步结果。

不光是锻炼孩子分析项目的能力,其他很多能力比如专注力、逻辑思维能力等等都能很好的用刻意练习这四步曲提升,每个能力的刻意练习都是要经过精心设计过的,这也是我们教研所要细化和落实的。